放射性” 這個(ge) 詞聽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們(men) 想象的那麽(me) “可怕”嗎?當有人說放射性是“安全”的,你相信嗎?在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中放射性又是怎麽(me) 得到應用的呢?讓我們(men) 帶著這些疑問開始認識放射性之旅吧。
1、什麽(me) 是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一種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構成的,每個(ge) 原子的中心有一個(ge) “原子核”。大多數物質的原子核是穩定不變的,但有些物質的原子核不穩定,會(hui) 自發地發生某些變化,這些不穩定原子核在發生變化的同時會(hui) 發射各種各樣的射線,這種現象就是人們(men) 常說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質在地球誕生時就存在,如鈾、釷、鐳等,它們(men) 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質。另一方麵,人類出於(yu) 不同的目的製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質,這種物質叫人工放射性物質。
2、生活中處處都有放射性
盡管100多年前人們(men) 才發現放射性,但放射性從(cong) 來就存在於(yu) 我們(men) 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說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我們(men) 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圍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體(ti) 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們(men) 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約有82%來自天然環境,大約有17%來自醫療診斷,而來自其他活動大約隻有1%。
3、什麽(me) 是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質製成的能產(chan) 生輻射照射的物質或實體(ti) ,放射源按其密封狀況可分為(wei) 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殼或緊密覆蓋層裏的放射性物質,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應用的料位計、探傷(shang) 機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鈷-60、銫-137、銥-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沒有包殼的放射性物質,醫院裏使用的放射性示蹤劑屬於(yu) 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
放射源發射出來的射線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壞細胞組織,從(cong) 而對人體(ti) 造成傷(shang) 害。當人受到大量射線照射時,可能會(hui) 產(chan) 生諸如頭昏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嚴(yan) 重時會(hui) 導致機體(ti) 損傷(shang) ,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但當人隻受到少量射線照射(例如來自天然本底輻射的照射)時,一般不會(hui) 有不適症狀發生,也不會(hui) 傷(shang) 害身體(ti) 。
5、放射源的分類
原子能機構根據放射源對人體(ti) 可能的傷(shang) 害程度,將放射源分為(wei) 5類:
1類放射源屬極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分鍾到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
2類放射源屬高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至幾天可以致人死亡。
3類放射源屬中危險源。沒有防護情況下,接觸這類源幾小時就可對人造成*性損傷(shang) ,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
上述三類放射源為(wei) 危險放射源。
4類放射源屬低危險源。基本不會(hui) 對人造成*性損傷(shang) ,但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複的臨(lin) 時性損傷(shang) 。
5類放射源屬極低危險源。不會(hui) 對人造成*性損傷(shang) 。
在我國被盜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數屬於(yu) 4類放射源或5類放射源。
6、放射源的防護
放射源發射的射線有:阿爾法射線(α射線)、貝塔射線(β射線)、伽瑪射線(γ射線)、中子射線(n射線)等,它們(men) 看不見,摸不著,必須使用專(zhuan) 門的儀(yi) 器才能探測得到。不同的射線在物體(ti) 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張厚紙可擋住阿爾法射線;有機玻璃、鋁等材料可有效
阻擋貝塔射線;伽瑪射線穿透能力較強,可以用混凝土、鉛等阻擋;中子射線需用石蠟等輕質材料來阻擋。
因此,放射源並不可怕,對放射源無端的恐懼是沒有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已經采取了
安全保護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對人體(ti) 是基本沒有危害的。
防止或減少放射源發出的射線對人體(ti) 的傷(shang) 害,主要有以下三種防護手段: (一)距離防護:距離放射源越遠,接觸的射線就越少,受到的傷(shang) 害也越小。(二)屏蔽防護:選取適當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鐵或鉛等)做成屏蔽體(ti) 遮擋放射源發出的射線。(三)時間防護:盡可能減少與(yu) 放射源的接觸時間。在實際工作中,通常將上述三種防護手段組合應用。
7、放射源包裝容器
放射源一般都裝在特殊設計的容器內(nei) ,以防止對人體(ti) 造成傷(shang) 害。放射源包裝容器種類很多,大多為(wei) 球形和圓柱形,一般用鉛、鑄鐵、鋼、塑料、石蠟等材料製成。
8、放射源警示標誌
國家標準規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場所及放射源的包裝容器上都必須有警示標誌。
9、放射源的應用
放射源品種很多,應用廣泛,不僅(jin) 在核設施,而且在科研院校、醫療機構、地質和煤田勘探與(yu) 開采、石油開采與(yu) 煉油、公路與(yu) 橋梁建設、機械製造與(yu) 安裝、建材(尤其是水泥廠)、紡織、卷煙、造船、電力、製藥、育種、造紙、冶金、儀(yi) 表和鍾表製造、電影製片、木材、塑料、麵粉、飼料加工、電纜、熒光燈生產(chan) 等各行各業(ye) 都得到應用。
幾十年來,放射源的應用為(wei) 發展國民經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醫學方麵放射源廣泛用於(yu) 醫學診斷、治療和消毒滅菌。在農(nong) 業(ye) 方麵用於(yu) 輻照育種,可以改良品質,增加產(chan) 量,還可用於(yu) 滅菌保鮮等。在工業(ye) 方麵可用於(yu) 石油、煤炭等資源勘探,礦石成份分析,工業(ye) 探傷(shang) 、無損檢測、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測量等。放射源還可用於(yu) 人造衛星供電,火災煙霧報警,汙水治理等。
10、發現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體(ti) 時,應當如何做?
放射源發射出的射線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識別放射源,除了根據標簽、標識和包裝以外,一定要由有經驗的專(zhuan) 業(ye) 人員采用的儀(yi) 器來確認。
當發現無人管理的標有電離輻射標誌物體(ti) ,或者體(ti) 積小卻較重的金屬罐(特別是鉛罐),請你:
(1)遠離現場。既不要接觸,也不要擅自移動這些物品,更不要因為(wei) 好奇而打開容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汙染防治法》相關(guan) 條款
第二十八條生產(chan) 、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guan) 放射性同位素與(yu) 射線裝置放射防護的規定申請領取許可證,辦理登記手續。
轉讓、進口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以及裝備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儀(yi) 表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guan) 放射性同位素與(yu) 射線裝置放射防護的規定辦理有關(guan) 手續。
第二十九條生產(chan) 、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發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在申請領取許可證前編製環境影響評價(jia) 文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未經批準,有關(guan) 部門不得頒發許可證。
國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備案製度。具體(ti) 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條 新建、改建、擴建放射工作場所的放射防護設施,應當與(yu) 主體(ti) 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放射防護設施應當與(yu) 主體(ti) 工程同時驗收;驗收合格的,主體(ti) 工程方可投入生產(chan) 或者使用。
第三十一條 放射性同位素應當單獨存放,不得與(yu) 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貯存場所應當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盜、防射線泄漏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專(zhuan) 人負責保管。貯存、領取、使用、歸還放射性同位素時,應當進行登記、檢查,做到賬物相符。
第三十二條 生產(chan)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對其產(chan) 生的放射性廢物進行收集、包裝、貯存。
生產(chan) 放射源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回收和利用廢舊放射源;使用放射源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將廢舊放射源交回生產(chan) 放射源的單位或者送交專(zhuan) 門從(cong) 事放射性固體(ti) 廢物貯存、處置的單位。
第三十三條 生產(chan) 、銷售、使用、貯存放射源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保衛製度,專(zhuan) 人負責,落實安全責任製,製定必要的事故應急措施。發生放射源丟(diu) 失、被盜和放射性汙染事故時,有關(guan) 單位和個(ge) 人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並向*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放射源丟(diu) 失、被盜和放射性汙染事故報告後,應當報告本級人民政府,並按照各自的職責立即組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汙染蔓延,減少事故損失。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將有關(guan) 情況告知公眾(zhong) ,並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